□通訊員 徐南啟
  金陵晚報記者 劉蓉
  昨天,南京大學文學院召開百年院慶。在慶祝大會上,自稱來“打醬油”的南大校友、著名作家葉兆言深情告白,“生是南大人,死是南大鬼。”同時,北京大學、臺灣大學等國內高校中文系“掌門人”及學者匯聚一堂,共同探討中文學科的傳統與變革。專家們指出,作為“中文人”,應該寵辱不驚,充滿幸福感地詩意生存。
  葉兆言:
  大學經常逃課去看書
  “從南大中文系走出去的同學,難免自戀,除了覺得‘母親’長得漂亮,還會‘情人眼裡出西施’。”昨天,南大中文系1978級校友、著名作家葉兆言的發言妙語連珠,讓全場掌聲不斷。在表達對母校的感情時,他更是深情告白:“我們註定了同心同德,榮辱與共,生是南大人,死是南大鬼。”
  不過,回憶起當年的南大生活,葉兆言連說自己不是個好榜樣,“當時幹得最多的事就是逃課,好像只有古文和英文課不逃。”逃課並不是為了貪玩,有時是去聽自己感興趣的課或看書,他介紹說,當時程千帆老先生正在給研究生講唐詩,“我就去聽過他的課,印象很深。”
  在談到對喜歡寫作的孩子有何建議時,葉兆言直言,“要謹慎走職業作家的路。”他說,“如果熱愛寫作就去寫作,但不要定義去做職業作家。應該像對待愛情一樣,對喜歡的人去追求,但最後能否追求到成為夫妻很難說。”
  專家:
  “中文人”應該詩意生存
  “在經濟大潮波濤洶涌、功利思想甚囂塵上的現實處境中,‘中文人’似乎已經被擠壓到社會的邊緣,被視為不通時務的落伍者。”南大文學院莫礪鋒教授感嘆,連高校的中文教師,都在實用學科和英文書寫成為時尚的潮流中,逐漸邊緣化。
  然而,中文的作用無論在何時都不應該被忽略。尤其是“中文人”自身,更應該感覺到幸福。莫礪鋒說,中文會讓我們擁有更加豐盈的精神享受。“今人常常缺乏幸福感,但其實物質生活早已經溫飽,不幸福是因為欠缺精神生活。”
  莫礪鋒舉例,比如他最喜歡的屈原、陶淵明、李白、杜甫、蘇軾、辛棄疾等6位詩人,就提供了6種精彩的人生範式。“他們都以高遠的人生追求超越了實際處境,豐富了人類的精神世界。正如王夫之說,沒有詩歌浸潤的人,人生處境必然悲慘。我相信閱讀中國文學,一定能使我們從昏沉心境中驀然驚醒,向詩意生存的方向大步邁進。對於‘中文人’而言,真正感到幸福的人,捨我其誰哉!”
  北京大學中文系主任陳躍紅則表示,“一個民族的母語和文學一直以來都關乎著這個國家的核心價值的塑造,關乎人類靈魂的安居,關乎國家歷史文化的承繼和開拓創新,關乎國民精神素質的提升和改善,這註定它任何時候都邊緣不到哪裡去。”
  同時,他認為,語言文化也是重要生產力的因素,“不管出版業如何萎縮,動漫如何3D、4D,大數據和雲儲存的網絡空間如何海量,沒有優秀的語言和圖像內容去填充,那麼技術也只是一個虛擬的空殼。中國要掙脫低水平的發展陷阱,要實現有質量、有品牌、有文化的創新發展,就離不開語言文化的滋養。”  (原標題:莫礪鋒:中文讓人擁有更豐盈的精神享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t37jtwvh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